微粒贷“拉新”测额度被叫停 用力过猛源于资本焦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4-29 14:27:4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单美琪 北京报道
“微信上可以借钱了,测测你的额度有多少。”
4月27日晚,不少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被微粒贷邀请朋友圈好友测试微粒贷额度的二维码图片刷屏,业界也将此次推广模式称为“裂变营销”。
不过,微粒贷这次的小“动作”首次试水就触了礁。除了因同时在线操作人数过多而导致系统多次宕机之外,次日上午,因推广模式涉嫌诱导分享,已被其官方叫停。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推出的银行小额信贷产品,产品采用邀请制,受邀用户可以在手机QQ钱包以及微信支付看到相关标识,进行贷款操作,不同用户享有不同的授信额度(500元——30万元)及在0.02——0.05%之间的日利率。目前暂无任何独立的APP。
对于微粒贷在朋友圈中通过利益引诱用户分享链接被禁止、此次裂变营销活动是否还有深意等问题,微众银行内部工作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微粒贷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亦会针对性推出系列推广活动,提升用户体验;这次活动为正常营销活动,与IPO无任何关系。
首次突破“邀请机制”触礁
记者了解到,在微粒贷本次邀请新用户活动中,每邀请开通一位客户,奖励20元,收入将在24小时内入账,刷屏活跃程度甚至几度使页面宕机。4月28日上午开始,该链接已被停止访问网页,具体原因显示为“网页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诱导行为内容,被多人投诉。”
也就是说,因为微粒贷的此次推广模式涉嫌诱导分享,但这正是腾讯此前一直明文禁止的。
根据微信官方公告显示,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帐号文章,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集赞、拼团、分享可增加抽奖机会、中奖概率,以积分或金钱利益诱导用户分享、点击、点赞微信公众帐号文章等;(从其他软件诱导用户朋友圈也属违规。)
另一方面,现在微信用户已经有11.64亿,但是如此庞大的微信客户群,却很少有人拥有微粒贷。对此,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微信是以社交为基础的一款工具,微信一直欠缺像支付宝那样的自有的芝麻信用体系。
微粒贷作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信用循环贷款产品,自2015年9月上线微信以来,其开通一直属于内测邀请制,根据官方口径,只有信用记录良好且受微众银行官方邀请的用户才能开通。
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微众银行需要查询人行征信报告,已确认是否符合“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的监管要求。同时,微众银行只会在明确授权而且通过身份认定后才会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起征信查询报告。
所以,对于借款人而言,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至关重要,如果借款人之前有过逾期或是欠款未还,都会影响其微粒贷开通。另外,又因为严格的邀请机制,随着近几年山寨贷款APP的“无孔不入”,已经出现不少借款人因为下载了假冒的“微粒贷”APP而遭受经济损失。
“所以,难开通的微粒贷也首次褪去了高冷的外衣,凭借先天‘社交基因’优势大胆试水新的推广模式,虽然首次‘出师不利’,但是未必见得,微粒贷之后在开通邀请等推广模式上不会有新的尝试。”上述分析人士说。
用力过猛源于资本焦虑?
此外,微众银行未在年报中过多披露微粒贷的用户数据,外界也对此猜测颇多。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但相对于海量的微信用户数,微粒贷用户规模并不大。而在腾讯2019年报中只简单提及微粒贷,表示其贷款余额正迅速增长,不良贷款比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根据此前媒体披露过的来自长城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微粒贷目前累计放款已近2万亿元,放款数量超过2.5万亿笔。
除了微粒贷,微众银行旗下还有“微业贷”、“微车贷”以及微众银行APP。数据显示,微众银行在2018年管理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表内各项贷款余额为1198亿元,比2018年初增长151%,不良贷款率只有0.51%。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分析人士还认为,微粒贷此次发起邀请好友的“裂变营销”活动目的在于拉新促活,为微众银行的IPO做准备,而今年2月微众银行就曾就是否准备IPO对外界有所回应。
该人士认为,当前微粒贷收入结构相较单一,甚至也反馈到微众银行的贷款不良率表现上,也带来了对资本充足率的担忧。
2018年年报显示,2016至2018年,微众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20.21%、16.74%、12.82%,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资本不足的焦虑或许是该行渴求上市的原因之一。对此,该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为正常营销活动,与IPO无任何关系”。
根据微众银行年报显示,2018年微众银行营收100.3亿元,同比增长48.63%;净利润达到24.74亿元,同比上升70.85%。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62.61亿元。
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管理贷款余额超过3000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1%,比2017年下降0.13%;但盈利能力指标相比2017年有较为明显的下滑,2016年,银行资产收益率为1.30%,2017年该指标为2.17%,而截至2018年末,资产收益率已下降为1.64%。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