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盘点2019年保健品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监管趋严,市场潜力仍被看好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1-10 12:54:43

摘要:根据新闻事件的读者关注度、行业影响力及业内人士反馈,《华夏时报》记者遴选出2019年度保健品行业十大热点事件,从中可以看到行业监管趋势将会越来越严。但是保健品行业规模已达千亿,且有着庞大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其未来市场潜力仍被一致看好。

盘点2019年保健品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监管趋严,市场潜力仍被看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对于我国保健品行业来说,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权健事件”发酵以后的这一年里,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和直销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厉监管。百日行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联合打击欺诈销售“保健品”,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形成高压态势,商务部备案的直销产品经复核后被砍掉近一半,同时相关行业改革政策也密集出台。

政策影响和信任危机之下,保健品市场整体萎靡不振,甚至一向被投资者看好的保健品龙头企业也出现了业绩增速下滑。

根据新闻事件的读者关注度、行业影响力及业内人士反馈,《华夏时报》记者遴选出2019年度保健品行业十大热点事件,从中可以看到行业监管趋势将会越来越严。但是保健品行业规模已达千亿,且有着庞大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其未来市场潜力仍被一致看好。

继续靠玩套路还是走上合规发展的道路?正如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对《华夏时报》记者所说,保健品市场未来首要解决的是发展方向问题,国内的保健品企业大多数都走的是功能性方向,比如夸大保健品能够治各种病,实际上疾病预防、慢病康养、中药调理、膳食补充或营养补充,这才是未来保健品企业发展和产品结构围绕的合理方向,很多企业为了业绩依靠夸大宣传、炒作营销,这是错误的方向,不会走远的。

1、十三部委开展“百日行动”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2019年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十三个部委在全国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到4月18日,全国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已结案9505件,罚没6.6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4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4亿元。百日行动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5次曝光了100个典型案例,虚假宣传保健品能治病、欺诈推销是最为突出的违法违规行为。

2、官方介入调查华林酸碱平涉传销事件

2019年1月13日,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涉嫌传销等问题,黄骅市委、市政府给予回应,称正在开展全面调查。1月15日晚,沧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称,自联合调查组进驻华林公司以来,经过紧张的工作,初步查明,该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目前,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对该案将依法依规,彻查严办。

据此前媒体报道,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称给人体通上电就能“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颈椎腰椎都能治”。2019年1月11日下午,河北华林在河南商丘的会场被当地相关部门查封。

3、商务部进行直销企业复核 权健华林被剔除

2019年6月4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发布直销备案产品、直销培训员和直销员复核登记结果的公告》(下称《公告》)显示,此次完成复核登记的共有89家直销企业,直销备案产品复核前(2018年12月底)数量4304种,复核后减少1917种,减少44.5%。

《公告》特别注明,“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涉嫌传销犯罪且未按程序进行复核登记”,这意味着,这两家企业已被主管部门从直销企业名单中剔除。

4、市场监管总局严打保健医药行业不正当竞争

2019年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通知,自8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执法行动将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展开。保健市场、互联网、医药等领域的仿冒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在严查范围内。

5、《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发布 2020年正式实施

2019年8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要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标签专门区域醒目标示“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内容。警示用语区位于最小销售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在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指南》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6、《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发布

2019年8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推进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运行,建立开放多元的保健食品目录管理制度,以原料目录和功能目录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产管并重,社会共治。《办法》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实施后,原料目录和功能目录将成熟一个、发布一个。随着目录不断扩大,备案产品增多、注册产品减少,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制度成本也会降低。

7、新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12月起实施 保健食品迎来史上最严监管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法规,《条例》对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网购食品的监管要求进行了细化、强调和补充。

《条例》第12条指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不属于地方特色食品,不得对其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第38条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此外,《条例》还强调禁止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这也让近年流行的老年人保健品非法“会销”无所遁形。

8、新版保健食品命名指南发布 不得明示或暗示保健功能

2019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下称《指南》),明确要求保健食品名称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指南》提到,保健食品名称命名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遵循一品一名;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便于消费者识别记忆。

9、三部门联合打击非法集资和欺诈销售“保健品”养老骗局

2019年12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民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指出,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此类活动不同于正常养老服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10、权健事件大结局 束昱辉当庭认罪

“权健事件”在爆雷一年后走向大结局。2019年 12月16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单位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权健”)及被告人束昱辉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指控,束昱辉认罪悔罪。

2020年1月8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依法公开宣判,认定被告单位权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均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判处被告单位权健公司罚金人民币一亿元,判处被告人束昱辉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万元;对其他11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被告人束昱辉当庭表示认罪服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