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飞涨助推人造肉站上风口 业内指产品种类单一依然为掣肘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19 11:32:1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随着猪肉价格的飞涨,打开了肉类替代品在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主打健康和环保概念的人造肉食品正在悄悄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但是目前人造肉产品依然处于萌芽阶段,产品品类主要集中在火腿等单一品类领域,还需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未来食品高峰论坛上对外表示:“当前传统动物食品生产模式面临挑战。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人,目前生产与消费食物的方式已经将地球推向极限,我们应该考虑粮食安全与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之间的平衡,必须用更健康、对地球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养活97亿人口。”
赛迪智库报告指出,2019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食物系统贡献了全球3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肉用动物养殖、屠宰及肉品加工产业链在土地、饲料、水资源等方面消耗巨大。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人口规模扩大、消费能力增强等因素将使得个人平均肉类需求量及总量不断增长,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受到严峻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肉类替代品的开发与消费。
2019年,随着肉类替代品制造商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股“人造肉”的风潮。国外快餐巨头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纷纷推出人造肉汉堡、人造肉炸鸡、人造肉火腿披萨。
据号称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19 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以每年约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目前人造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植物肉,即以谷物、豆类等植物源蛋白质为主要原料,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改变组织结构,使之达到肉类特性和纤维状结构;二是培育肉,主要从动物机体提取并分离肌肉干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增殖生产肌肉组织。
而新植物肉产品主要针对中国人饮食特点,以豆类、小麦等植物蛋白为原料,利用生物加工、物理加工以及食品配方技术研制开发出低盐、低脂肪的植物肉肉饼、肉丸、肉条等产品,可应用于如西式快餐汉堡、素食餐厅、休闲食品等领域。
“植物蛋白肉食品的生产加工,能缓解畜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压力,弥补我国肉类产能的不足,降低畜牧业激素和抗生素滥用对人体的影响,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有利于我国国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天津美康食品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王占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造肉的兴起,让行业对未来的肉制品市场产生了无限遐想,但未来如何发展依然处于迷茫期。针对目前中国人造肉将如何发展,王占军认为,目前的植物蛋白肉食品种类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汉堡肉饼与火腿、香肠上。我国的植物蛋白肉食品生产加工发展不仅需要通过物理生物加工技术改良重组植物蛋白结构,整合优化功能风味物质,创造与真实肉类接近的色香味,而且还可以立足于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与食材资源,开发多元化的植物蛋白肉食品。
国内植物肉市场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8月,万州国际旗下史密斯菲尔德宣布开发植物肉产品。中秋节前后,珍肉、双塔食品公司开发的植物肉月饼面世,微博相关阅读量超过2.05亿次,相关话题引发消费者高度关注。
业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造肉产品将逐渐走上我国餐桌,首先是从西式快餐开始,逐步发展到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中式菜肴等领域,供给商超和家庭。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