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盒科技获阿里领投1.5亿美元D轮融资 CEO点评学习类APP进校园最大难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拿到这笔融资后)会透过更多的AI的知识节点,在整体产品方面提升档次,寻找AI与内容和课程结合的触达场景。”小盒科技创始人兼CEO刘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18日,在传闻数月后,小盒科技正式宣布了新一轮融资,已于5月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D轮1.5亿美元融资,云峰基金、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C资本跟投。
记者从小盒科技方面获悉,成立5年经过多轮融资后,小盒科技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20亿元。2014年7月22日,小盒科技成立时获得联想之星100万美元天使投资;2015年7月10日,获得好未来、联想之星等机构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6年10月10日,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德联资本领投,联想之星跟头,投后估值1亿美元;2017年9月20日,获得B+轮2亿元投资,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领投,新世界、百度风头、好未来跟投;2018年2月,获得C轮1亿美元融资,云峰基金领投、好未来等机构跟投。
今年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其中指出,严格审查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要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使用的学习类APP纳入统一管理,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
而该政策在学习类APP中掀起风暴,尤其对B2B2C类公司。有不愿具名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为应对政策)有些公司也是做了不同的方案,或者直接toc或者做了家长版。”
对于政策造成影响,刘夜向记者表示,B2B或B2C都是市场的一个定义,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从成立第一天开始,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就是给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公司,公司提供服务,对方付费。
“公司拥有AI能力、技术能力和内容能力,除了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内容和教学服务以外,还可以给老师赋能,让老师能教学更有效。”刘夜说。
刘夜还表示,进校园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好产品,今天的政策也很明朗,只要不作恶,不触碰政策红线(就能进入校园)。
据记者了解,2017年,小盒科技即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辅导服务的AI课程体系,即“小盒课堂”,并全行业首创了“AR老师”授课。
刘夜表示,和传统班课相比,AI课程可以大规模、低成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这个个性化不仅可以实现千人千路径,还可以千人千节奏,而学习节奏才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刘夜告诉记者,目前,AI课程有10万级别付费用户,业内龙头教陪公司也只有百万级学生。
同日,原“作业盒子”整体更名为“小盒科技”,旗下全系产品都将以“小盒”作为品牌主体。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