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代言的“溜溜梅”母公司谋上市:山寨横行,净利连降两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7-03 16:33:00
本报见习记者 冯超男 记者 蒋宏晨 北京报道
“没事就吃溜溜梅。”靠着杨幂这句魔性的广告语,溜溜梅成为梅子界的明星产品。如今,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溜溜果园”)计划登陆资本市场。
6月28日,证监会披露了溜溜果园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2476.78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溜溜果园所筹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先后用于投资生产基地建设、新品研发和食品安全检测,以及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
净利润断崖式下跌 销售、产品双单一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溜溜果园实现的营业收入依次为8.04亿元、8.47亿元、8.73亿元,对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44.87万元、6004.19万元、5602.8万元。
在净利润呈现断崖式下跌的同时,溜溜果园现金流坐上了“过山车”,从2016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净额7244.23万元,至2017年的-6660.75万元,再到2018年的9835.87万元。
相比而言,溜溜果园资产负债率三年均保持在44%左右,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43.99%、42.73%、44.82%。
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3.87%、42.41%、44%,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70%、99.26%和98.41%。
2016年至2018年各期末,溜溜果园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1.34亿元、1.58亿元和1.83亿元,占流动负债总额比例为37.34%、41.19%和39.88%,为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溜溜果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余额远高于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其中,2018年末,前者数据为5168.2万元,后者为2.3亿元。
对此,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表示,应付账款规模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符合目前的经营状况,随着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资金的不断积累,其具有能力按时偿还应付账款。
是否有能力按时偿还,尚未可知,但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已非常明显。2016年至2018年,溜溜果园青梅等梅类产品合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均超过85%。
具体而言,溜溜果园主要包括青梅类、李梅类、西梅类、果干类及其他类产品,其他类产品主要包含杨梅、果糕、坚果及礼盒等产品。
其中,2016年至2018年,青梅类、李梅类和西梅类三类产品合计实现收入7.84亿元、7.74亿元及7.6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97.59%、91.69%和87.57%。
而在溜溜果园主要竞争对手中,综合性食品企业盐津铺子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1亿元,同一时期,来伊份营业收入达到38.91亿元,天喔食品早在2016年销售额超过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因花期出现较强的霜冻天气,导致青梅果大量减产,溜溜果园收购单价较2016年大幅上涨,导致当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
溜溜果园表示,虽然进一步扩大原材料供应渠道,但青梅果等易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且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较高,仍使其面临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引发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另外2016年至2018年,溜溜果园“有你好果子吃”系列特色果干类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1470.30万、4657.12万元和5207.5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83%、5.52%和5.99%。
虽然果干类产品占比在逐年升高,但与梅类产品相比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除了产品结构单一外,溜溜果园在销售上需“仰仗“经销商。
在溜溜果园采取“经销+直营”的模式中,2016年至2018年经销模式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93.99%、88.72%和86.44%。相比直营商超渠道收入占比为4.36%、5.97%和 6.37%。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在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节点上,近几年并未看到溜溜果园创新与升级。这个导致溜溜果园整体业绩方面呈现出来断崖式的下滑。另外产品单一,代表消费者可选择空间不大,且当下消费群体购物渠道与溜溜梅主流销售渠道并不匹配。
因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 “吃”县食药监局1.5万罚单
对于食品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安全上,若实际运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品牌。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天眼查显示,2017年12月,溜溜果园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理由是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
最终,溜溜果园被罚款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33.6元及非法财物。另招股书提到,溜溜果园子公司诏安溜溜曾因污水收集管道破损等因素导致水污染物排放超标而被环保部门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溜溜梅的山寨产品非常多,“溜溜梅”变成“溜遛梅”、“醋溜梅”等,这些山寨产品的包装完全照搬“溜溜梅”设计,不仔细看,很难辨别两者区别。
对于这种山寨产品,溜溜果园副总裁宁鹏飞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在更多知名商超中布局散货终端,近距离向终端消费者展示溜溜果园特色形象柜。
“现场播放公司产品的视频介绍,有助于强化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和品牌的认知感。对于山寨产品,公司也会采取相应法律途径追究其法律责任。”宁鹏飞称。
事实上,不光如此,有很多其他品牌的梅类食品也叫“溜溜梅”。2016年12月,四川省食药监局公布21批次不合格产品,一款名为“溜溜梅”的食品被检测出二氧化硫残留物超标。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款“溜溜梅”商标为“美思奇”,被抽样单位名称叫广元市利州区广蓉食品销售部,标称生产企业名称为潮安县庵埠富味食品厂。
对此,宁鹏飞表示,前述潮安县庵埠富味食品厂不属于公司自主生产或者委托加工授权的任何厂商。另据媒体报道,此前“高信”牌“溜溜梅”被北京市食药监局检测出二氧化硫超标,甚至超出标准值12倍之多。
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遭遇到了品牌危机,受到山寨冲击非常大。朱丹蓬表示,因“溜溜梅”这一类的产品并没有太多技术门槛,所以整个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会遇到很大困惑。
“当山寨产品品质跟“溜溜梅”差不多的时候,山寨产品价格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朱丹蓬称,“所以一定要创新升级,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否则的话,一定会被山寨产品追随”。
责任编辑:史博超 主编:浩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