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新兴市场三家央行降息 贸易谈判怎么影响中美货币政策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10 13:13:23

摘要:农业部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或涨超70%,猪肉对物价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全年,这会制约中国央行的降息进程。当然贸易战对中国出口会产生抑制,这又会拉低国内通胀。两个因素对未来物价的影响还不确定,未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很难确定。

新兴市场三家央行降息 贸易谈判怎么影响中美货币政策

冉学东

全球经济增速低迷,中美贸易谈判如火如荼,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小国如马来西亚、新西兰和菲律宾却完成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降息。

5月9日,菲律宾央行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今年一季度菲律宾的经济增速是5.6%创四年新低,目前该国通胀已经开始稳定在2%至4%的目标区间之内,该国将在下周的会议上讨论是否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现为18%)。该国央行新晋行长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将成为该国通胀和经济的下行风险,利率未来如何变动将取决于数据。

5月7日,马来西亚央行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该央行声称,尽管马来西亚国内的货币状况仍能支持经济增长,但全球经济回暖有放缓的迹象,因此选择通过降息来保持货币的宽松程度。

此后一天,新西兰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新西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新西兰联储成为首个降息的发达国家央行。

新西兰降息仍然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作为主要原因,因为这导致对新西兰商品服务需求的下降。降息会刺激国内消费、预期经济增速以及就业压力。有分析师认为,受到国际贸易复杂变化等影响,亚洲多个新兴国家的央行都有降息的潜质。

当然全球更关心的是核心央行美联储,其在5月1日的FOMC会议声明中,美联储对于通胀的措辞也有所调整,整体和核心通胀均已下滑且正“运行于2%下方”,而不是此前的“保持在2%附近”。2018年10月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篇演讲中谈到,我们的政策路径很明确:坚决执行符合FOMC对称2%通胀目标的政策,并在预期大幅上行或下滑的情况下,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但事实上,目前看来,CPI以及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PCE物价指数,以及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指数和10年通胀预期指数是两个代表通胀预期的指标,都很难看出有任何趋势性的变化。

而美国经济数据在最近突然非常强势,2019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速达到3.2%,依然非常强劲;劳动力市场方面,失业率和首申人数都位于50年低点左右的水平,这也是最近特朗普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突然强硬的原因。

美国经济形势也决定了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的态度,我们回想,去年特朗普突然在贸易谈判中伸出橄榄枝,此后美国经济走弱,美股暴跌,于是中美贸易谈判好消息不断,等美国一季度数据走强,美股反弹出前期高点,则特朗普再次翻脸。

这意味着什么呢?

5月10日的消息是,美方已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商务部表示遗憾,尽管谈判还在继续,但是从目前看来前景不容乐观。如果贸易谈判失败,美国进口减少,可能引发美国通胀加速,美国可能年内继续加息。

对于中国而言,情况就更为复杂,4月份CPI同比上涨2.5%,创下6个月新高,环比上涨0.1%。 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7.4%,猪肉价格上涨14.4%,二者共同影响CPI上涨0.74个百分点。以上两项上涨都有短期原因,一是非洲疫情引发,一是季节性因素引发,因此短期看,不可能影响长期通胀。

农业部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或涨超70%,猪肉对物价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全年,这会制约中国央行的降息进程。当然贸易战对中国出口会产生抑制,这又会拉低国内通胀。两个因素对未来物价的影响还不确定,未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很难确定。

但是如果贸易战带来的通胀加速导致美联储降息,则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