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缩南扩!大豆贸易格局或生变 美豆产量将创新高 中企有望落地巴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14 20:14: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美国农业部发布最新报告预测,由于关键生长期天气良好,2018-19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到45.86亿蒲式耳(约合1.249亿吨,1蒲式耳大豆合60磅),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44亿蒲式耳。中信期货分析师陈静表示,如果预测成为现实,美国大豆产量仍将超过巴西产量。
8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供需报告称,美国大豆产量和玉米单产均创下历史新高。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当日美大豆期货价格应声下跌,报收860.75美分/蒲式耳,跌幅达4.78%,创三年单日最大跌幅。据外媒报道,美国大豆期货暴跌,令美国农民认为关税已经“摧毁”了美国大豆行业,丰收的良好预期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
据了解,此前市场曾预期巴西将在2018-19年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一位做大豆期货交易的投资者表示,没想到美豆丰收预期如此强劲,今年美豆的下跌幅度已经够大了,自5月29日,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从阶段高点1076.4美分/蒲式耳,至8月14日15时的867.25美分/蒲式耳,下跌幅度达16.92%。
美大豆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美国农民卖豆难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农民今年的大豆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根据报告,2018-19美国大豆产量将较前一年增加4%,达到创纪录的45.86亿蒲式耳,上调2.76亿蒲式耳。收割面积预期在8890万英亩。
首次调查大豆单产预估51.6蒲式耳/英亩,较去年纪录水平上调2.5蒲式耳。预计2018-19年大豆供应量将达到50.40亿蒲式耳,较上月上调5%。随着供应量增加,预计美国大豆压榨量和出口量将分别上调1500万蒲式耳及2000万蒲式耳。与此同时,大豆期末库存预计7.8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期增加2.05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数据一经公布,CBOT11月大豆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回调。对此,拥有560英亩农田的美国俄亥俄州大豆农场主Chris Gibbs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和中国之间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已经摧毁大豆产业,而今年大豆收成可能创纪录只会加剧这种困境。
据记者了解,目前美国农业界非常担心多年来建立的大豆销售市场,可能因为贸易战的升级逐渐萎缩。由于美国四处挑起经贸摩擦,招致多方反制,美国农民因利益受损而怨声载道。虽然上个月,美国政府宣布对农民提供120亿美元的补贴,但人们认为,这并不能弥补他们在中国和墨西哥等重要市场面临的长期损失。有美国农业贸易专家指出,多少钱也弥补不了中国市场。
此外,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8月2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装运64581吨大豆。此前连续两周没有装运任何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7.2%。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期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装运的大豆正在减少。
据了解,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对包括大豆在内的美国出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为了弥补美国农民损失,特朗普已经出台120亿美元援助计划,同时与欧盟签订协议,希望后者进口更多大豆,但仍无法弥补中国留下的缺口。
此外,自美国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学者普遍认为,美国政府贸易政策人为打乱现有正常全球经贸合作,其负面影响将波及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为保障中国国内市场供给多元化,中粮、中储粮、北大荒等中国企业采购重点纷纷转向巴西等国,美国大豆进口量减少并没有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实质性影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变革提供新的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力,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格局、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将成为我国大豆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着力点。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9349万吨,其中美国3684万吨,占39.4%。“为防止大豆进口量的下降产生联动效应,中国已经进行了周密充分的准备,比如拓展大豆进口来源,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豆粕用量,应用配制新技术降低蛋白类原料需求,并增加其他油籽和粕类进口,弥补豆粕缺口。”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油脂企业或在巴西设厂
近段时间,外界有人推测,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加征关税措施,有可能会使国内的大豆供应产生一定缺口,因此中国可能仍需要进口一部分美国大豆。对此,中储粮表示,从目前中储粮储备轮换和加工的实际情况看,全部通过美国以外的国家采购大豆,是可以满足日常运营需要的,并没有出现加工厂停产、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明显上涨等情况。
不过,据记者了解,自中美经贸摩擦爆发以来,中储粮、中粮、北大荒等企业紧跟国家贸易政策精神,积极调整大豆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更加多元的进口大豆供应体系。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贸摩擦爆发以来的这几个月,中储粮没有再从美国新采购大豆,转而重点从南美国家采购大豆。
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主要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5月份以来中储粮的大豆采购量约250万吨,其中南美大豆占到90%以上。此外,8月份起,中储粮进一步加大了加拿大大豆的采购。一方面通过现有供应商,增加加拿大大豆采购规模;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加拿大当地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瞿瑜辉在一次专访中称,中国和巴西企业可组建大豆加工合资企业,以此来推动巴西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加工好的豆粕。中国是巴西大豆的头号买家。瞿瑜辉指出,中国企业大多都是在国内工厂加工大豆,而非从巴西直接购买豆粕。
据记者了解,豆粕又称大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我国每年进口的大豆原料一半以上是从巴西进口的,巴西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原料供应商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同样也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费国,平均每年要消耗6660万吨豆粕。但基本上中国所消耗的所有豆粕都是由本国企业加工生产的,没有从外国采购的先例。对此,陈静表示,如果仅单纯考虑大豆贸易,目前通过进口非美大豆、豆粕替代品等路径可能获得的大豆数量很难弥补美豆的短缺,这将使得国内蛋白粕、植物油4季度需求预期紧张。
不过,陈静表示,如果直接通过巴西加工大豆,通过这种转换形式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国内大豆的需求,实质上对豆油、豆粕的需求,也可以通过直接从海外市场进口豆油、豆粕来实现。这是因为,按照大豆78.5%出粕率计算,由于美豆进口短缺,这将导致豆粕供应量减少1676万吨,减少豆油400万吨。
而目前全球贸易中,无论是豆粕、豆油供应都比较充足。豆粕方面,在全球范围,豆粕出口量为6700万吨,其中,巴西、阿根廷分别为1500万吨、3000万吨,从量级上看,南美豆粕可以满足国内豆粕需求。豆油方面,豆油出口量为1100万吨,其中,巴西、阿根廷分别为145万吨、475万吨,从量级上看,南美豆油可以满足国内豆油需求缺口460万吨。
此外,陈静表示,全球棕榈油今年将增产,预计产量将增加480万吨,出口增加140万吨。所以,仅看2018年,正如我们前期所预判的那样,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转变,在贸易区域上,大豆出口将呈现“北缩南扩”的趋势;而在贸易品种上,预计大豆占比将有所下降,而豆粕、豆油占比料将有所上升。
按照往年的规律来看,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多以进口大豆为主,这其中原因,不仅相较于进口豆粕,直接进口大豆性价比更高,还包括发展进口大豆压榨产业,有利于扩大人口就业的规模。因此,建议在鼓励中巴豆粕贸易的同时,提高中国国产大豆的供给能力,这不仅有利于饲料养殖产业,而且也有利于油脂压榨产业的稳定发展。
“用合资的形式进口巴西豆粕,相当于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利用率下降,巴西产能增加,这会直接减少中国的就业和GDP。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不影响国内经济又能廉价足量保证供应,但是这个还是有些难度的。”谢义钦说。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