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顿2024年实现净利逾五千万元 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拟每十股派息四元
文/胡金华
在政策号召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一面积极深耕主营业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另外一面积极加大分红力度,稳定投资者信心。
4月2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上海威士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士顿” 301315.SZ)正式公布2024年度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营业收入为2.9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517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71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282万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74万元。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1.23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0.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
与此同时,威士顿也在当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下称“分红议案”),内容显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4元(含税),预计拟派发含税现金红利352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威士顿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34亿元,母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27亿元,完成2024年度分红后,剩余可分配利润仍有1.93亿元。
紧抓数字经济浪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笔者了解到,作为一家重点面向工业和金融领域,致力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软件开发和信息化服务企业。威士顿经过二十多年在数字经济领域和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的耕耘,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自主产品及解决方案。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公司业务主要涵盖智能制造、数字化金融等方面。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主要包括工业软件,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通用新兴技术软件产品。
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50万亿元,即使在工业和金融两大细分市场,其数字经济转型催生的软件信息服务也达到万亿级别,这为威士顿等一众行业上市公司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我国GDP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显示我国经济内生动力强劲,同时也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而作为我们公司所处的工业软件和新兴技术软件领域,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领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为公司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政策的引领,所有稍具规模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实践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这也推动了整个制造业持续的信息化的投入,为服务于该领域的所有供应商带来了持续的市场需求。”在对2024年的业绩综述中,威士顿管理层指出。
管理层表示,从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都提出了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推动金融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并以行业的安全、自主、可控为前提,推动整个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建设投入。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前瞻部署未来制造和未来信息等新赛道,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在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未来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要求下持续投入信息化是长期需求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智能工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二是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从国际竞争格局来看,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在规模体量、供应链整体效率、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各企业在行业的总体指导之下,都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各个企业都在通过信息化的投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打造和提升自身的研发力、产品力、制造力和营销力,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和胜出。因此,国内的同业竞争也推动各行业企业持续保持信息化的投入。”在谈到工业智能制造的前景时,威士顿管理层称。
此外,对于金融业数字化的前景,威士顿管理层也表示,金融行业是中国各行业中,数据资源最丰富的行业之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是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通常会部署众多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在日常经营中经营数据持续产生、存储,经过长期的数字化运营积累,各系统内积累了海量高价值的数据。
“进入大数据时代,金融行业的运营信息、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资产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经过有效采集、整理和分析,将会成为高价值数据资产。公司的系列产品可以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对内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对外增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精准营销能力以及提高防欺诈管理水平。随着头部金融机构在数据应用方面的创新应用,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精准营销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新生的风险防控产品,为其业务带来了稳定的增长以及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这也给整个行业持续加大数据应用的投入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在此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供应商带来了稳定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同时,在国家自主可控的总体要求下,金融行业内对于信息化相关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的投入,也为该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威士顿管理层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威士顿目前主要产品及用途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金融应用场景,已经自主研发推出多款产品及解决方案,可全面构建企业信息化体系。
据了解,围绕数智化转型,威士顿构建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工业软件和以数据类产品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软件。另外,随着公司整体技术架构的升级以及系统软件或产品向“重应用、轻系统”的平台化、套件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将软件产品MOM、PLM、MRO和DataM及相关算法模型软件等产品进行了相关改造,形成了以产品为基础、可组合、可拆分、可灵活搭建的统一软件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按客户所需自由进行产品功能组合和定制化开发,实现了跨产品、跨系统的业务服务组合,使公司的产品向平台化、套件化发展,更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
威士顿管理层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以“智能化即实现对‘人力+人脑’的替代”为核心理念,通过信息化应用的智能感知、实时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模型,来逐步辅助和替代各级管理人员的脑力及体力劳动。公司重点推出的生产运营类、创新研发类、运营保障类以及数据创新类相关的工业软件,通过嵌入基于模型化的智能化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新兴技术,以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边缘智能装备,正是对上述理念的持续实践。
持续盈利,稳定分红,共同构建投资者对公司的确定性认知
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的大背景下,威士顿2024年年报也宣布了最新的分红预案,该预案凸显了上市公司为了回馈投资者的诚意与未来有望实现长期分红的信号。
4月21日,威士顿举行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下称“分红议案”),内容显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4元(含税),预计拟派发含税现金红利3520万元。
此外,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威士顿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达到2.34亿元,母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27亿元。根据母公司的可供分配利润及合并财务报表的可供分配利润孰低的原则作为分配利润为原则,2024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2,781.01万元。
笔者也了解到,截至4月22日,A股共有2323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其中1773家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占比达到76.32%。不少行业头部公司拟大手笔分红。
“分红,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在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回馈投资者。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尤其是去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持续提升,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助力稳定市场预期。上市公司拟大额分红不仅意味着公司财务稳定,还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业内专家分析指出。
笔者也了解到,在威士顿年报中,公司管理层在对未来展望时表示,将采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及“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并重”的战略模式,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研发上全面拥抱AI,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创造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威士顿的定位是既紧跟先进技术发展,又掌握行业know-how的技术应用型公司。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公司将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一方面紧跟AI发展的前沿,另一方面加紧实现先进技术与企业业务需求的融合创新,发掘各项技术能够快速落地应用的场景,实现快速地技术转换和产品开发;经营上借助AI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契机,积极拓展新的行业新的业务领域。一方面,公司将在自身原有行业客户的基础之上,发挥自身行业积累与优势,进一步在行业内进行纵向扩展,开发新的行业客户以及推动现有客户的深度技术应用,赢得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公司也利用AI技术带来的重塑千行百业的机会,聚焦单个AI应用点,寻求新的行业突破,在进入新行业之后,进一步谋求业务横向扩展。在推广现有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同步布局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市场,力争产品与客户有所突破。”管理层指出。
公司管理层还进一步指出,未来将响应国家积极推动的企业并购重组政策,在自身的行业之内,寻求同类型业务的企业,开展企业间的业务合作、资本合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开展企业的并购重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编辑:孔德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