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贸易额来自"一带一路"伙伴,小商品城称美国加征关税对义乌出口影响有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4月7日,A股首份2025年一季度报告出炉。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商品城”,600415.SH)披露,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同比增长17.93%,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等亦实现增长。
同时,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核心财务指标也均创下自2002年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但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的商品销售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0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001.56%。就财报数据变动原因,小商品城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请看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提出了一系列强硬而激进的关税政策。4月8日,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的关税。4月9日,美国官员宣布,将从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即北京时间中午12点)开始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达到104%关税税率。业内认为,这将对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中的跨境电商行业造成重创。不过,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核心枢纽运营方,小商品城肯定表示,公司认为此次关税调整“对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对义乌出口的影响有限”。
2024年营收突破150亿元
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小商品城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同比增长17.93%;归母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增长12.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95亿元,同比增长15.14%。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营及新业务等毛利同比增加。
此前一周,小商品城刚刚披露了2024年经营业绩。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7.37亿元,同比增长39.27%;归母净利润30.74亿元,同比增长14.85%。营收、归母净利润等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均创下公司自2002年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
2024年,小商品城营业收入为157.37亿元,较上年增加44.38亿元。年报表示,这主要系本期市场经营、Chinagoods和义支付等新业务以及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所致。尽管2024年的营收增速较2023年48%的同比增速略有放缓,但总值为历年来最高。
其中,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0.23亿元,较2023年增加37.38%。在市场经营、贸易服务、配套服务及商品销售这四大主营业务中,2024年,市场经营板块的营收为45.78亿元,同比增长48.92%,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6.87%,毛利率增加12.44个百分点;商品销售业务的营收最高,达92.57亿元,同比增长37.38%。但营业成本增长了36.04%,毛利率仅增长0.19个百分点。对此,年报解释说,“商品销售收入与成本同比增加36.30%和36.04%,主要系本期商品销售业务同比增幅较大所致。”
同时,报告期内,Chinagoods平台注册采购商突破480万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Chinagoods平台经营主体)实现营收3.41亿元,经营性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02.05%。小商品城表示,义支付的经营成果超预期。而截至报告期末,义支付在跨境金融领域也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2024年度跨境收款总额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6104.40万元,同比增长274.67%。
利润方面,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29.83亿元,较上年增加5.14亿元,同比增长20.84%,增速高于归母净利润。这主要系较上年净利润增加3.97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1.17亿元所致。
分季度来看,小商品城第三、四季度的单季度营利增速都高于全年均值。其中,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17%、176.73%;四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98%、107.17%。
债务方面,公司上年短期债务结构有所改善,截至期末短期借款为6005.43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96.29%。但同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7.6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9.61%,同比暴涨2001.56%,对此年报解释为“一年内到期长期有息负债转列入”。不过,记者也看到,截至期末,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为55.39亿元,可覆盖上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重点开拓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核心枢纽运营方,目前公司负责经营的市场包括国际商贸城一至五区市场、一区东扩、二区东市场、篁园市场以及国际生产资料市场。
其中,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全球知名的小商品贸易中心。2024年,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22.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日均车流9.9万车次,同比增长5.48%;外商日均到访量超3900人次,同比增长17.22%,全年吸引进入市场的全球采购商超百万人次,覆盖23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主要客流量指标均创近10年新高。
小商品城表示,2025年公司将锚定“全球知名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为己任,加速成为赋能小商品大众贸易的全球商贸领军企业。但在年报中,小商品城也直言,其发展也面临外部不确定性等风险,如国际政治冲突引起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市场贸易发展形势较以往更加复杂严峻等。
事实上,4月以来,美国提出了一系列强硬而激进的关税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4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包括全面加征10%的“基准关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加征更高的“对等关税”,以及撤销对华低价值产品关税豁免、5月2日起停止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等。
有看法认为,美国对于关税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国近年快速崛起的跨境电商行业造成严重影响。仅以“5月2日起停止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这一条估计,每年就约有10亿件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会因此受到影响。
不过,小商品城对此十分乐观。4月7日,在投资者平台上,小商品城表示,基于义乌市场出口结构多元化、供应链韧性突出等特点,结合当前经营数据,此次关税政策调整对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对义乌出口影响有限。
具体而言,一方面,义乌市场商品品类丰富且刚需属性显著,拥有超210万个SKU,公司“推动数字化贸易转型,进一步优化订单结构、分散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义乌市场贸易伙伴日趋多元。2024年,义乌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0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1.8%。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亚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客户分散度高,抗单一市场风险能力突出。
年报指出,在区域贸易方面,2024年,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继续在与义乌的贸易中占据较高市场份额,非洲和东盟贸易额增长较快,义乌国际商贸城“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采购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小商品城表示,2025年将“重点开拓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而从对美出口来看,2024年,义乌市场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商品和机电商品,其中轻工商品中以玩具、圣诞用品、小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由于上述商品美国本土人工、仓储等成本占终端售价比例较高,加征关税后中国仍具有价格优势。
另据小商品城介绍,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余家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其中直接开展对美贸易的商户为100余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式来降低影响”。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