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顶流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浮现,张坤、朱少醒、刘格菘调仓思路曝光

作者:邱利 帅可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9:38

摘要:刘格菘表示,不同于过去两年的概念性炒作、无核心技术的供应链受益的情况,本轮科技变革基础核心技术能力的国产化进展已落实。

顶流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浮现,张坤、朱少醒、刘格菘调仓思路曝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邱利 帅可聪 北京报道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的陆续披露,一批顶流基金经理的“隐形”操作也浮出水面。在去年四季度期间,张坤买入顺丰控股,减持了迈瑞医疗、港交所、中国国贸;刘格菘加仓了中兴通讯、小米集团;朱少醒大举抛售山西汾酒。

展望后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科技股的调整,可能是“假摔”,而非趋势性改变。DeepSeek的横空出世,提升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信心。A股和港股科技股整体估值仍远低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水平,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AI商业应用是重要政策方向。

张坤买入顺丰控股

易方达旗下顶流基金经理张坤一直备受瞩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张坤管理的4只基金合计总规模达589.41亿元。

从基金年报来看,组合的“腰部持仓”中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例如,易方达蓝筹精选的第11大到第20大重仓股,相比2024年中报,新增了顺丰控股、苏州天脉、天和磁材、上大股份,而伊利股份、鱼跃医疗、李宁、欧派家居等个股则消失在前20大重仓股名单中。其中,迈瑞医疗、港交所、中国国贸的持股数量分别减少45.51%、90.91%、99.92%。

易方达优质精选对迈瑞医疗、港交所的减持力度也颇为明显,持股数量分别下降27.84%、85.81%,美团、巨子生物、中国海洋石油的减仓幅度分别达25.34%、27.42%、95.65%。此外,京东集团、顺丰控股均现身该基金前20大重仓股名单中,相比去年中报依次增持了350万股、50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分别为4.40亿元、2.01亿元。

张坤在年报中指出,在过去几年,不少中国优质上市公司在股东回报方面有质的提升,市场很可能低估了这对投资者回报的长期效应。而且,公司治理的差距会越来越显著地反映在估值差异上。

张坤还指出:“中国优秀上市公司扎实的基本面和很有吸引力的估值早晚会被察觉。”

刘格菘减持中芯国际

广发基金“顶流”刘格菘最新运作情况也得以揭晓,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刘格菘在管基金共6只(AC份额合并计算),管理规模为341.27亿元。

整体来看,刘格菘去年四季度的持仓依然围绕锂电池、新能源车、电子、光伏及产业链等行业进行配置。

在第11大到第20大重仓股中,广发小盘成长A新进了大全能源、航天电器,并大举加仓天合光能,增持了109.84%;广发创新升级新进江淮汽车、兆易创新、金盘科技、广东宏大,且大幅减持了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广发双擎升级A买入了航天电器、兆易创新、华秦科技,对中芯国际的减仓幅度达84.17%;广发多元新兴买入了中兴通讯、中航高科,对宁德时代、恒铭达、中航西飞的减仓幅度依次为40.14%、31.49%、46.38%;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增持了小米集团、中航高科、海光信息。

刘格菘对2025年整体经济环境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国内经济周期性压力正逐步缓解,随着逆经济周期的调节政策的逐步落实,后续有望看到经济内生动力的逐步恢复。海外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会比较显著,但市场大多数投资者仍是优质资产的拥趸,基本面仍是整体市场关注的重点。

朱少醒减持山西汾酒

在业内有着“常青树”之称的朱少醒调仓动作也揭晓,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朱少醒管理的唯一1只基金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规模为256.59亿元。

具体来看,第11大到第20大重仓股依次为赛轮轮胎、巨星科技、蓝晓科技、昆药集团、华利集团、农产品、华鲁恒升、滨江集团、重庆百货、星宇股份。

“隐形重仓股”的加仓方向,主要包括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例如华利集团、星宇股份、昆药集团等标的;而白酒股则遭减持,例如2024年中报显示,山西汾酒位列第17大重仓股,期末持仓5.27亿元,但2024年年报的前20大重仓股名单中,却不见山西汾酒的踪影。

在朱少醒看来,2024年红利价值风格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表现最好。随着国债收益率的持续创新低,稳定的分红收益率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红利价值风格的跑赢是防御思路的延续。

“科技成长行业的产业趋势有望独立于经济周期,走出一枝独秀景气行情的概率在提升。”刘格菘表示,不同于过去两年的概念性炒作、无核心技术的供应链受益的情况,本轮科技变革基础核心技术能力的国产化进展已落实,无论从成本端还是可行应用的创造力,国内相关产业链的人才、技术、开发效率均有显著优势。

无独有偶,傅鹏博也看好科技行情,截至2024年末,傅鹏博旗下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前20大重仓股“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他表示:“2025年是科技大年,已经成为最明确的投资主题。”

“科技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科技行业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